在众多学员中会议速记只有两个男的

日期:2016-09-18 / 人气: / 来源:网络整理


张福:俺是“红本”速录师
 
2005年02月20日02:01 济南时报  

  张福知道速录这个行业是在2002年的春节期间。当时,放假在家的他在胡乱搜台中看到了齐鲁电视台介绍速录机在北京出身以及速录行业相干情况的那期栏目。就是这么不经意间的一瞥,好学、敏感的本性让张福牢牢记住了“速录”这个当时还很陌生的名词。

  随后的几天内,张福尝试了各种方法试图跟北京速录科技有限公司取得接洽,但由于放年假,他的尝试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正月十六,正是大学开学的日子,但张福并没有回学
 

   
 
 
校,而是跟老师请了几天病假,毅然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凭借着在该公司网站上看到的地址,会议速记,张福顺利找到了北京速录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工作人员的简略讲解,张福创造,自己这次谎撒得太值了,同时他也决定7月份毕业后就来北京学速录。

  “现在想想,当时的举动真的有些激动,但反过来讲,如果没有那次激动,我甚至到今天都不会知道速录是什么东西,更不用说从事这个行业了”,回想起当年的举动,张福有些感叹,他说:“也许,是当年的年少轻狂帮了我。”

  入门:在北京正式入行

  2002年7月,张福再次踏上了北京的土地,这一次,他是来学习的。

  “开端之前,速录对我是新奇和刺激的,每次坐到速录机前的时候我都会莫名地激动一阵儿。底本认为,天长日久后这种激动会渐渐淡去,但没想到,直到现在那份激动依旧存在”,张福说。

  张福告诉记者,在众多学员中只有两个男的,女同学们也经常拿“速录是女人的工作”来开玩笑。但玩笑还没开完,同学们突然创造我已经成了那批学员中录入速度最快的了。他说:“在学习了不到三个月的时候,我就顺利通过了每分钟180字的测验,当时能过这个标准的只有几个人。”

  “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我顺利地由学习的课堂走上了实习的岗位。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第一次实习,那是在中央电视台的机房里。当我身处央视的名主持以及众多的工作人员周围时,心坎的紧张和激动是无法言表的。激动的是我竟然打进了央视的机房;而紧张则是担心录入涌现问题。在这种心态下我手忙脚乱地完成了第一次录入,错字非常多。记得当时双脚是冰冷的,而手心里却满是汗——天哪,这样的第一次我怎么可能忘记呢?”

  “渐渐地,我的心理素质以及录入程度有了大幅度的进步,工作的质量自然也进步了不少,电视台的场记、字幕、同期录入等已经轻车熟路了。”

  记者懂得到,北京是速录机的出身地和速录业的发源地,由于每天的会议量相当大,这就给速录服务供给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2002年,北京的速录公司只有区区的几家,但发展到今天成规模的公司就不下30家,以每家公司平均有五名优良速录师盘算,这些速录师还远远满足不了北京会议市场的需求。

  张福告诉记者,在北京作速录师最大的感受就是“累”,每天九点上班直到晚上九点,工作十二个小时。即使是这样还经常得推掉工作。

  转折:回济南另起门户

  “当初去北京学速录冒着很大的风险,因为在那个时候提起速录几乎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更何况家里已经为我谋了一份较好的工作,这种情况下我的举动被父母以及亲戚朋友视为‘叛逆’,并给我戴上了‘未能建立正确人生观’的大帽子。所以,当我渐渐入行并取得了必定成绩的时候,我就开端考虑,是持续留在环境成熟的北京发展还是回到济南开垦那片处女地。最终,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想在离父母、亲戚朋友更近的处所创业,更想得到他们的赞助、支撑”,张福说道。

  张福告诉记者,离开北京前那段时间是充满抵触的,因为当时的他已经能够拿四五千元的月收入,远景一片光明。如果回到济南,一切都得从零开端——人们对速录的懂得度几乎是零;济南市场的速录师几乎是零;市场对速录的需求几乎是零(需求是零的重要原因是会议的主办方压根儿不知道还有速录这个东西)。

  衡量再三,2003年底,决心在故乡创一番事业的张福回到济南,并在当年12月成立了自己的速录公司,济南亚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端了集老板、速录师、市场推广员、教师多重职位于一身的艰巨创业。

  现状:起步难感受艰辛

作者:北京速记公司


现在致电 010-63797486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