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掌握速会议速记记以后

日期:2016-08-09 / 人气: / 来源:网络整理

  [提要]:速记在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技的出身,这门技艺即将成为“文物”

  

长春市民老张 速记无影手 把声音“抓”到纸上

  这就是“传说”中的速记 本报记者 张英男 摄

  ■消息回放

  长春市民老张,7岁时跟爷爷学会了一种古老的计数方法。长大后,他用这个方法记账、写日记。他感到,老辈人的智慧,必定要让它流传下来。

  本报征集控制古老计数、文字记载方法的“能人”。几天下来,我们创造,这方面的能人啊,还真不少。

  一个点、一个横、一个撇,速录公司,不成字的符号。组合在一起,就像“天书”。在长春市民郑凯夫眼里,这些符号却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文字”。他速记每分钟能达到120~130字,比很多人用电脑打字的速度还快。

  课堂笔记变“天书”

  30多年前,老郑读初中,父亲那时是兽医,经常外出讲课。父亲的讲义,全都是让人难以揣摩的符号。郑凯夫很好奇,总是经常趁着父亲不在的时候,偷偷翻看。

  看他那样感兴趣,父亲就开端教他。最开端的是四个字:不、能、得、知。父亲说:“万事万物都是从不知到知,速记也是一样。”半年里,郑凯夫每天放学,都必须完成父亲给他留下的“天书”作业。

  他控制速记以后,感到学习也变得轻松了。每天,他都能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话,一字不漏地记载下来。一下课,录音整理,同学们就围在身边,等着他把“天书”翻译成汉字,北京速记公司,分给大家复惯用。

  单位人称“速记王”

  “他呀,没人能比得了,手写比打字还快呢。”平时,老郑是一名普通的行政执法人员,可在同事口中,他还有另一个名字——“速记王”。

  “要害时刻,是真管用埃”老郑说,1994年,单位转达上级会议精力,请求做好记载。老郑轻松上阵,3个小时的会,老郑把领导转达的上级精力,用他的速记符号,逐字逐句地记载下来。会议结束后,再翻译成汉字。从那以后,同事都知道他是这方面“能人”,会议记载的工作,他逃也逃不掉了。

  “中国制作”看上去很美

  椭圆式、斜线式、外国借鉴式……速记是分流派的。老郑控制的,是长辈传承下来的。每个符号都是由汉字简化来的,绝对是“中国制作”。这种速记方法,不仅有实用性,还有艺术性。就拿“升起”这两个字来说,劝升”的第一笔,和“起”的最后一笔,连起来,就像荡起的浪花,很美,也很形象。老郑说,写速记,要记住:“随手一划,就是标准标准,不能随便勾、尖,长度不能随便转变”。

  ■背景材料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速记,在我国,速记已经产生了100多年。作为一种快速书写技巧——速计术,早在汉朝就已萌芽。

  当时我国文字由“隶书”演变到“草书”,就是为了搪塞急需而创制的一种快速书写的简体字体,实际上就是古代的“速记”。据记载,唐朝曾经涌现一种快速记载方法,几乎可以与语言的速度相等,但已经失传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机关文秘和记者大多都会速记,随着手提录音机的涌现,速记作为一种记载方法开端淡出。

  本消息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北京速记公司


现在致电 010-63797486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