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除了罗列北京速记知识,还有精力对话”

日期:2016-08-29 / 人气: / 来源:网络整理

    

文学史学者出版《民国文学十五讲》 还原更真实生动的民国作家群像

“文学史除了罗列北京速记知识,还有精力对话”

孙郁对文学史课的讲法并不满意,北京速记公司,北京速记,他想以自己的趣味做点尝试。

孙郁在书中称:“这些所谓民国的作家也好,现在的文学作家也好,都是熟悉的名字,是陌生的人”。他认为现在文学史太受束缚,就根据兴趣着眼于作家们的性格和不被关注的细节。书中还有“梨园笔意”、“旧派小说”两讲,止庵评论说“以往的文学史中是没有的,但这恰恰是我想象中的文学史应当有的样子”。

“文学史除了罗列北京速记知识,还有精力对话”

近日,中国国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出版了新书《民国文学十五讲》,他在书中反思文学史的教学,认为真正的文学史不只是罗列作家、作品,还要有他们的灵魂与精力:“教师的任务之一是与学生一起体验过往的精力,创造我们生命力的缺失和存在。文学史不都是知识的罗列,还有精力的对话”。

在大学教书十年来,孙郁讲得最多的就是文学史。在他看来,在文学院教书,自然要对文学史有一个表述框架,但要突破风行的模式,并不容易。“我只是以自己的趣味,做了一点尝试。”

这些作家可能需要重新定义和认识

事实上,速录公司,《民国文学十五讲》是孙郁的课堂记载,大概四五年前,朋友给他讲的课录音,并收拾出来要出版。书中的十五讲除了两节是给研究生上的课,其他的都是给本科生开的课。“录音收拾出来以后我一看,不太满意,我就开端改。”孙郁底本要把讲稿好好打磨一下,增长一些参考材料和注释等,还没来得及做,便被病魔困住了。

在病床上,他还惦记着旧事,谋划着还真做点儿什么。“但仿佛梦者多多,余力聊赖,难免带有堂·吉诃德的傻相。”在书的后记中,孙郁写道:“有时候也深深感谢那幻影的到来,而自己多年的工作,也恰在这幻影里。远去的文学是暗藏在亿万里之外的光,一旦照回,我们便沐浴在神奇的色泽里。”

新书出版后,9月18日出版社组织了一个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孙郁表现:“我想听听大家的批评意见,在学院派的评论系统,这个东西是不行的,因为它没有知识性,没有那种文学史的那样子。我对现代文学史这种讲法不太满意,但是也找不到什么措施。”

专栏作家黄集伟在座谈会上表现,他底本感到把《民国文学十五讲》翻一翻就行了,因为书中讲到的人他都知道,“但是我没有想到我一翻,一下子就读进去了。”

《民国文学十五讲》一书,从清末民初的文学生态讲起,分辨讲到了新文学的起点、旧派小说、旧诗词的余晖、新诗之路、学人笔记、梨园笔意、左派小说、草根与政治。此外,还专门按一讲的篇幅讲鲁迅、老舍、曹禺、沈从文、张爱玲。在“学人笔记”的那一讲提到周作人、梁实秋、朱光潜、钱锺书、谢无量。在左派小说一讲中提茅盾、丁玲、张天翼、柔石等作家。

“读完孙老师的书以后,我感到这些作家可能是需要重新定义和重新认识的。”黄集伟介绍,30年前上学的时候,他念的现代文学课用的是当时最为普及的唐弢的版本。这些作家在课上都学过,私下里也读过他们的作品。他甚至会感到,自己都知道有斯琴高娃的虎妞,还有孙道临的周朴园,感到对这些情节、故事、人物都耳熟能详。看过这本书后,黄集伟表现,“用孙郁老师在一篇文章里提到的‘这些所谓民国的作家也好,现在的文学作家也好,都是熟悉的名字,是陌生的人’。”

作者:北京速记公司


现在致电 010-63797486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