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能就躲在北京速记公司背后哂笑我们

日期:2016-09-16 / 人气: / 来源:网络整理

[摘要]博尔赫斯看的中国的书很多书都是英文版的,所以他受中国的影响,很难说是受到中国文学或文化精力上深层的影响,更多的是意象的冲击,这个跟英美的意象派诗歌受唐诗影响有点像。

【原编者按】

今年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逝世30周年。八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刚刚推出了最新版《博尔赫斯全集》的第二辑。

一直以来,博尔赫斯的中国情结不仅是中国学者,也是国外的博尔赫斯研究专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据说,在他的全集中37次提到了中国。9月3日,拉美文学汉译史研究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滕威教授和西语文学翻译家、任教于南京大学的张伟劼老师在广州方所书店就“博尔赫斯和中国”的话题进行了对谈,澎湃消息经授权发布。

滕威对谈张伟劼:博尔赫斯的全集37次提到中国

嘉宾张伟劼和滕威

滕威:非常高兴和张伟劼老师一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博尔赫斯和中国这个话题。博尔赫斯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了中国,但是“博尔赫斯的中国情结”、博尔赫斯到底在什么意义上来认识、懂得、想象一个他从未涉足的国家及其所谓“文化”?博尔赫斯的“中国想象”,以及他作品当中对中国的涉及或者说再现,这些问题,可能很多朋友都很感兴趣。但好像国内很少有系统的研究。

张伟劼:我第一次读博尔赫斯的作品,读的是中译本。西班牙语专业的学习者,在第一年是没有相当的能力去浏览西语原文的文学作品的,但多少会懂得到拉美文学有哪些大家。当初我们就带着好奇读马尔克斯、聂鲁达、博尔赫斯这些名家的中文版作品,在这些拉美文学大师中,博尔赫斯绝对是一个异数,因为相比其他人来讲,博尔赫斯不是那么容易懂。但是,我们在读博尔赫斯的一些小说和散文的时候,录音整理,有时会有一些小小的惊喜——我们时不时就会在他的文本中看见中国元素。这一点让我们感到很欣慰。但是,如果说博尔赫斯有中国情结的话,我想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情结”指的一个是心中的情绪纠葛,一个是深藏心底的情绪。如果说博尔赫斯对中国文化有某种情绪纠葛,我感到似乎还谈不上,但是无疑他对中国事有情绪的。可以找到的证据是,我看到过一篇文章,说1981年的时候,中国驻阿根廷外交官黄智良先生曾经登门访问过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跟我们的外交官讲,他非常爱好中国,做梦都想去中国,还把他爱的证明拿给外交官看,那是一根漆手杖,他说这根手杖就是中国制作的。我想,博尔赫斯在一个外交官面前确定会说: 我热爱你的国家。在他的文本里面,我们固然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元素,但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犹太文化的元素、伊斯兰教的元素,我们同样可以说博尔赫斯有伊斯兰情结、有犹太情结、有印度情结,这些也都能说得通。

滕威:他还有日本情结。

张伟劼:对,还有日本情结,以至于他娶了一个日本太太,是吧?所以如果说博尔赫斯有中国情结,我想更多的意思是指中国元素时不时地在博尔赫斯的文本中涌现,但这不必定意味着博尔赫斯对中国有着特别强烈的偏执狂式的情绪。不敢确定博尔赫斯有中国情结,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作家有着浓重的博尔赫斯情结。

滕威:博尔赫斯是军人家庭出身,但是他自己生下来就非常孱弱,从小身材不好,眼睛视力非常差,他就很难继承军人家族的阳刚好武的传统。而且他本身又是中产阶级出身,他妈妈为了表明自家孩子非同凡人,在他上学的时候都给他穿西装、打领带,所以每次他一走进学校,孩子们都不拿好眼神看他。他身子骨又弱,在学校里经常被欺负,所以他上学很不高兴,上了一阵子就又休学在家,没怎么吸收过完整的学校教导,基础上从童年开端,他就养成了宅在家里的习惯。

滕威对谈张伟劼:博尔赫斯的全集37次提到中国

嘉宾滕威

张伟劼:既然宅在家里,就给读书供给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他什么书都看,有点像康德。博尔赫斯重要就是通过书本懂得中国,由此对中国展开了自由的想象。博尔赫斯所看到的那个中国,实际上更多的是一个古代的中国,而不是现代的中国,不是与他共时的中国。

我们在博尔赫斯的文本中看到的中国元素,更多的是古代典籍以及中国古代文化中特别令博尔赫斯感兴趣的处所。我们能看到,博尔赫斯感兴趣的是老庄哲学,就是中国文化中神秘、玄幻的这一面,他对此情有独钟,展开了很多的想象。

作者:北京速记公司


现在致电 010-63797486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