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掌声如雷  北京速记   雄壮的歌曲催人奋进

日期:2016-09-21 / 人气: / 来源:网络整理

《拉兹之歌》,那旋律韵味是怎样使我们陶醉哟!

 

每次唱卡拉OK,录音整理,都不爱随大流唱那些港台时尚的风行歌曲,偏偏爱挑老歌过瘾。只要一唱起那些熟悉的老歌,总是那么投入,那么深情,会议速记,那一瞬间,重温旧梦,恍如隔世,过去的一切又重新回来,被疏忽的感到又细细领会,那些逝去的岁月和一些人影,会悄然穿过时间隧道,在眼前幻化叠现。

 

记得小学一年级,学校里组织文艺演出,班主任刘老师挑选了8位男女同学表演小合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那是个深秋季节,老师请求明天上台表演时,男女生都统一穿白衬衫、蓝裤子和白球鞋,因为气象较凉,请求白衬衣外面穿一件毛线衣。放学回家后,我找出了白衬衫、蓝裤子和白球鞋,但我没有毛线衣,因为妈妈不会织毛衣,所以我只有绒衣。明天就要上台了,没有毛线衣可急坏了我,晚上妈妈到楼上向我的同班女同学借了一件红色的毛衣,才解了燃眉之急。未料,表演结束后,同学们都笑我穿女式毛衣,羞得我无地自容。

 

没想到三十多年后,我采访了《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词曲作者潘振声,写了他的传奇经历,整版发表在《解放日报》。

 

小学二年级正逢“文革”,像放羊似的不上学了,整天与小伙伴打弹子、捉蟋蟀、玩梭角,玩得昏天黑地也没人管。如今一听到《娘子军进行曲》精巧的旋律时,北京速记,孩童时代种种往事使便由远拉近,清楚起来。

 

记得那是一个月凉如水的夏夜,几位小伙伴去捉蛐蛐,月光透过茂密的小树林,几声清脆的虫声,使夏夜更安静神秘。为了壮胆,我们唱起了自己改编的《红色娘子军进行曲》:“向前进!向前进!走到大路口,摔个大跟头,爬起来摸摸头,头上有个瘤。想想真烦恼……”唱完后一阵哄笑,胆怯惊怕在欢乐的歌声中早已烟消云散。那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乐趣,现在的孩子难以体验。

 

中学时代,爱好激越的革命歌曲,但更爱抒情的“靡靡之音”。那时公开唱被打入冷宫的中外歌曲是犯忌的行动,在外面不敢唱,晚上就去同学家的后花园练唱。我整整抄了两本《在那遥远的处所》《红河谷》等被禁的歌曲。我与同学躲在他家的花园里,对着明月大吼大叫,虽缺五音少六律,但那份快感是难以言喻的。我一是为了练歌,更重要的就是唱给他家隔壁的吴姓女同学听,她曾偷偷借给我们几张旧唱片,我们像地下党员一般躲在房内悄悄观赏模仿《拉兹之歌》等,那旋律韵味是怎样使我们陶醉哟!我模仿着唱片里的拉兹,吴同学说很好听,我心里喜不自禁。

 

台下掌声如雷  北京速记   雄壮的歌曲催人奋进

 

 

偶遇《我的祖国》的词作者乔羽

 

 

去歌厅,翻开卡拉OK歌本,只要创造李双江的歌,我就会锁定点上,但他的声调实在太高,我唱不上去,听一遍怀怀旧也过瘾。歌声里中学时代的如梦岁月随着流水般的旋律悄然而至。那段时代如痴如醉地迷上了唱歌,重要是唱《战地新歌》里面的革命歌曲。白天在家爱好打开红灯牌收音机,里面时常会传出李双江、郭颂、施鸿鄂、朱逢博等男女声独唱,其中李双江是我的最爱,他演唱的歌抒情响亮,有烈火般的豪情。其代表作《我爱五指山 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很快就跟着学会了,每次听到他的歌,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声吼叫,但是跟到高音部,再仰头直脖、声嘶力竭也跟不上去,就更加敬佩这位男高音的厉害。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部队当兵,那天中午路过西头无线电组宿舍时,收音机里传来了李双江的歌声“再见吧,妈妈啊,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顿时被深深吸引,在窗外徘徊,重复凝听这首充满豪情的歌曲,这时才真正领会到优良的军旅歌曲对于军人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某年秋天,我的一篇报告文学在北京获奖,颁奖那天没想到李双江和几位著名作家、舞蹈家等名闻遐迩的人物一起涌现在军乐团的广场上,粉丝们顿时沸腾了起来。

 

台下掌声如雷  北京速记   雄壮的歌曲催人奋进

 

我还爱好听女高音郭兰英的歌,听她演唱的歌,脑海里会想起军旅生活许多碎片往事和战友的身影。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郭兰英那清纯明亮的《我的祖国》,会使我想起深秋初冬天蒙蒙亮,那些为了“进步”的新兵蛋子,还未等起床哨吹响,就揉着惺忪的眼睛,来不及扣上衣扣,抢着门后的大扫把来到屋外扫落叶,如血的霞光里飘来这首抒情悦耳的歌曲,滋润着枯燥的生活。

 

作者:北京速记公司


现在致电 010-63797486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