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北京速记的文学传统
日期:2016-08-12 / 人气: / 来源:网络整理
《从故乡到远方》:穿过岁月的温温暖美
导语:今年4月,资深媒体人李贺记载20年心迹的散文集《从故乡到远方》安静问世,不到一个月,此书便引起广东文化界和出版界的注意,讨论的热潮迅速升温。在广州新华5月16日的一周畅销书排行榜中,该书盘踞榜首。由于此书产生的热烈效应,6月12日,由广东省当代文学学会、广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和花城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李贺散文集《从故乡到远方》研究会”在广州举办。与会作家和评论家从远行与乡愁、广州移民写作、女性散文等角度论述了《从故乡到远方》的丰富意蕴,确定了李贺散文在温婉、真诚的书写中转达的生命体验和情绪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陈龙)
原乡人的北国乡愁
18岁从哈尔滨考大学到广州,在这片热土上扎根20余年,李贺的生命轨迹有着太多人的影子。《从故乡到远方》集合了作者20年间的个人体验,用从容的笔调写下了人生悲欢的诸多情景,从婉约的情绪表达中转达出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从故乡到远方》分为“原乡人”、“致青春”、“小时代”、“我们仨”、“在路上”、“信天游”等六个部分,涉及故乡、青春、媒体生活、恋爱、亲情和行走过程,几乎囊括了一个职业女性的全部生活经验。在6月12日的研究会中,评论家和读者感受最深的是李贺对故乡和亲人的书写。
尽管身在广州如火如荼的媒体气氛之中,但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悼念东北故乡,母亲、姐妹、父亲、姥姥等亲人在她的笔下都具有了鲜活的力量;李贺的散文转达出了一种“家国情怀”。诗人杨克表现,“她给她的亲人几乎都写了散文,我都感到很汗颜,很内疚。这些生动、细腻的书写非常感人,是朱自清的《背影》与《荷塘月色》的门路,也让我反思自己的写作。”
同样是从东北走出的文学女性,李贺的写作让很多读者联想到作家萧红。这不仅是因为她的散文描写了大批的东北风情,让读者感同身受,看到了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同时李贺的散文也流露涌现代女性的优雅气质。
“几十年生命的过程化为一篇篇散文,展现了个体生命的多个维度,其中也写出了社会历史变迁的轨迹,既有与父辈、女儿一起生活的细微情景,又通过代际之间的关心与回想转达出沧桑的感到。小文章写出了大历史。”广东文学院院长熊育群认为,散文的个体性虽然细微,但从中折射的社会情境却具有广泛意义。
由于在这本散文中看到了许多陪伴父母、故乡变迁的情节,让很多读者产生了“回乡的体验”,文学博士刘茉琳用“乡关何处,字里家园”来概括李贺散文对于乡愁的书写。“我的农民父亲看了都很有感想,这是最让我感怀的处所”,文学评论家谢有顺说。江冰则被李贺散文毫不渲染、诚挚朴素的情绪所打动,称《从故乡到远方》中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描写有着《陈情表》一般的动人魅力。
移民写作的时代韵味
《从故乡到远方》的副标题是“一个媒体人的碎片时间”,尤其体现出了这一散文集的广州特点。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作为中国媒体独领风骚、最富活力的城市,广州吸引了一大批才干横溢、富有理想和实践精力的媒体人,“媒体人写作”也成为一个明显的文学现象,也构成了广东移民写作的新型文类。而李贺笔端的碎片式记载,无疑是对广东媒体人写作的重要补充,用杨克的话说,它体现了南方媒体人惯有的“文人情怀”。
“我感到外来人在广东生活有一种反差,就是我们生命嫁接到另外一棵树上,确定有一点疼痛和不适应。身为广东移民,我们多数人在广东工作的时间比在故乡的时间还长;而所谓老家的人反而都不认识你了,在这种撕裂的疼痛中,我们逐渐对广东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同时我们带着另一个处所的记忆和基因,也从文化上给广东和广州的生活供给了一种参照。”杨克说。
作者:北京速记公司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以及六个分论坛:普惠金融与创新09-28
- 用法式文化中最求极致精神录音整09-27
- 有66个大二速录公司学生在学09-23
- 在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政治法律09-23
- 所以结构优化是我们要录音整理提09-23
- 地里的迎庆桃眼现场速记看着就要09-21
相关内容 Related
- 其实围绕智能家居北京速记跟机器09-29
- 吴江警方官方微现场速记信粉丝上09-29
- 郑州日产郭振甫北京速记公司2015两09-29
- 学生量忽略不计;北京速记速读速09-29
- 2015中国国际厨卫展现场速记 博世家09-29
- 潼关县、澄城县创现场速记建省级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