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今天是会议速记无法想象的

日期:2016-08-28 / 人气: / 来源:网络整理

    猴年春节将至,从一则短篇故事广告,到央视春晚风波,总是被新、奇、潮充满的互联网一下子涌起了一阵对86年美猴王的怀旧风。当人们对六小龄童塑造的美猴王满怀深情、念念不忘的时候,其实人们又何尝不是在表达对一个时代的文化经典的爱好和敬意。

    六小龄童饰演美猴王的1986年版《西游记》,是几代人的时代记忆。每年寒暑假,当《西游记序曲》响起,似乎可以让许多家庭的遥控器争取战暂停,凑集起一家子老老少少。这在人人低头盯着手机刷屏的今天,几乎是难以复制和重现的景观。据统计,这部电视剧重播超过2000次,有媒体评价她“百看不厌”,是“一部公认的无法超出的经典”。而当年剧中的演员,也都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偶像”,成了一个个文化符号。

    国人心中或许并不乏像六小龄童一样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的艺术家,比如评书大师袁阔成。上世纪80年代,中央国民广播电台12点半播出袁老的评书《三国演义》,“造就了不睡午觉的一代人”。就连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王震、薄一波等,都对袁老的评书赞不绝口,当面评价他的作品“反响了中华民族要大统一、大团结、长治久安的愿望”。讲述新老两代人故事的电影《老炮儿》中,有个画面触动了不少人的泪点:如今已经“奔六”的六爷在什刹海滑冰,收音机里传出袁阔成先生的声音,正在豪情澎湃地描写着赵子龙救阿斗在曹营七进七出的场面。什刹海茬冰和袁老的三国,共同在一代人心中盘踞下一块柔软的处所。

    时代变换,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艺术作品涌入人们的视野,录音整理,但是那些文化大家和他们的作品,仍然在许多人心中无可替代。人们悼念,人们感喟,也因为那个时代的艺术作品渐渐地蒙上了时间的灰尘,在五光十色的今天不再像曾经那样夺目。央广有个节目叫《致我们正在消散的文化印记》,从瓦猫、古琴、油纸伞、旗袍,到花鼓、彩调、二人台、昆曲,这些曾经的经典印记正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渐渐淡化。像六小龄童那样以猴为师、与猴为友打磨猴戏来塑造美猴王的表演伎俩在当今影视中已然少见,如袁阔成先生那样要“把书魂说出来”的评书表演情势也已经渐渐不再是大众娱乐的宠儿。评书的影响力不复往昔,剧团也不再招收专业评书演员。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说,若不扶持,这一行慢慢就没有了,她如今年逾七旬还保持每年说书过百场,就是为了让北方评书还能活着。在北京的出租车里,会遇见些年岁大的师傅播放着田连元、单田芳等老艺术家的评书。曾有个能聊会侃的的哥跟我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听评书了,但是这个叫文化。曾经的大师和经典仿佛在种类繁多、花样翻新、批量成产的文化产品的稀释下与人们渐行渐远。所以,人们愈发对经典作品和艺术大师念念不忘。

    换个角度再追问根据,又是什么原因让如今的文化作品总让人感到多了些消费品的味道,少了些艺术品的气质?一是因为如今文艺生产往往得把市场效益作为重要的考量对象,难以再如当年一般哪怕筚路蓝缕也苦心孤诣地保持创作。那部被奉为不可复制的经典——86版《西游记》,在摄制的时候仅有一架摄像机,而且这架摄像机还是电视台里的一台老旧机器。用一架摄像机完成一部电视剧的拍摄,这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而且这部片子如今还会被电视台拿出来重播,30年来经受了宽大观众2000多次的审视仍然为人们所爱好,当真担得起“经典”二字。这部《西游记》从建组到完成25集的拍摄,前后共用了6年的时间。当年的剧组摄像助理唐继全讲起该片的后期制作曾说,因为只有一台特效机器,会议速记,特技镜头拍完了,录像带要送回北京机房制作,万一后期说素材不行,剧组就要重拍,再送回北京。有了拍摄和制作经验后,又对早期制作的片子感到不满意,不惜推倒重来也要寻求高质量的作品。最早拍摄的试集《除妖乌鸡国》的大部分都重拍了一遍。

    经典的塑造和打磨,都是如此,不畏艰辛且精益求精。袁老365集评书《三国演义》的录制持续了6年,根据评书录音收拾出来的文稿长达180多万字。录制《三国演义》的时候,正值国内市场经济兴起,袁阔成名声在外,收到很多机构的演出邀请。袁老为了能全心全意录制《三国演义》,全部都拒绝了。他说,评书这个行业,只有‘好’和‘不好’,没有‘还行’,录节目只要不是“好”,就重来。品味文化精品创作的苦心、精心和居心,便可以懂得当下的文化生产中,为什么种类繁多、花样翻新的作品在人们眼前浮光掠影般闪过,却难以再像曾经的那些经典一样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作者:北京速记公司


现在致电 010-63797486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