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格萨尔现场速记》的保护与传承

日期:2016-08-29 / 人气: / 来源:网络整理

新华网拉萨9月4日电 题:从口口相传到录音出版——中国掩护传承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

新华社记者 朱庆翔 边巴次仁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器重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的掩护与传承,现已录制艺人说唱磁带5000小时,收拾出版藏文版120部、蒙古文版25部、汉译本20余部、学术专著20部,并有多部被译成英、日、法等文种出版。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西藏文化掩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杨志今在日前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作了以上介绍。

格萨尔王是在藏族群众中广泛传颂的好汉人物。千百年来,藏族国民不断吟唱着对格萨尔王的崇拜和夸奖,汇成了享誉世界的好汉史诗《格萨尔》。作为一部活形态史诗,《格萨尔》在民间艺人的说唱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被认为是世界最长的史诗。

提起《格萨尔》的掩护与传承,不得不说精彩的说唱艺人扎巴·阿旺洛桑。

1905年,扎巴出身于西藏昌都专区边坝县一个贫苦农奴家庭,父母亲都是农奴。他自幼聪慧过人,禀赋甚高,记忆力惊人。20多岁时,他在《格萨尔》说唱表演艺术上已达到很高的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以前,《格萨尔》说唱艺人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艺人们把说唱《格萨尔》故事作为乞讨工具,换取食物,保持生计,他们艰辛的足迹散落在西藏的各个角落,扎巴老人也不例外。扎巴老人有七个儿女,在旧西藏,苦于生活窘迫,携全家背井离乡,长期流浪,他的妻子和五个孩子相继逝世。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尤其是民主改革后,说唱艺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程度有了明显转变,北京速记公司,速录公司,扎巴老人从旧西藏过着乞丐一样的卖艺生活,到新西藏成为民间说唱《格萨尔》艺人,走上说唱艺术家的职业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将收集、收拾、出版《格萨尔王传》作为重点科研项目,设立专门机构、拨出专项经费,加大掩护与传承力度。

西藏大学、西藏社会科学院和自治区文联等单位,有组织、有打算地记载收拾《格萨尔》说唱本。西藏大学1979年成立《格萨尔》抢救小组,对扎巴老人的说唱进行录音。扎巴老人不顾年迈多病,以坚强的毅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种种艰苦,抓紧一切机会说唱。

“旧社会我是个要饭的,今天当上国家的主人。过去没有吃过的,现在吃上了;过去没有穿过的,现在穿上了;过去没有住过的,现在住上了。”简略的话语,概括了扎巴老人一生的辛酸与幸福的全部生活过程。

扎巴老人1984年当选为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文联委员,后被授予“国宝”称号、国民艺术家称号。1986年,北京国民大会堂举办的《格萨尔》工作表扬大会上,老人荣获一等奖。

1986年11月3日上午,在录音收拾间隙,扎巴老人盘腿而坐,面对录音机,考虑下一段如何说唱。就在此时,老人逝世,长年81岁。

“从1979年至1986年,扎巴老人共说唱《格萨尔》史诗35部,完成了998盘磁带的录音工作。”西藏大学副校长强俄巴·次仁央宗教授介绍,“根据录音,西藏大学抢救了其中内容翔实、作风奇特的25部,已陆续出版。”西藏大学《格萨尔》抢救小组1985年更名为《格萨尔》研究室,2001年又更名为《格萨尔》研究所。

强俄巴·次仁央宗介绍说,西藏大学《格萨尔》研究所除日常研究收拾工作外,还承担教学任务,并完成《扎巴老人〈格萨尔〉谚语集》,于2007年出版。同时,研究所还积极参加有关《格萨尔》的学术会议,为中外学者供给扎巴老人说唱本等相干材料,北京速记,通过交换探讨、成果共享,增进《格萨尔》研究工作整体发展。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负责人次仁平措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开端,西藏社科院、西藏大学等学术机构,就开端寻访《格萨尔》说唱艺人并录音收拾;目前在西藏自治区先后寻访到60多位说唱艺人,年轻艺人占其中多数。

斯达多吉就是一名年轻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他1990年出身在扎巴老人的故乡西藏昌都边坝县。据介绍,斯达多吉上小学三年级时即可说唱《格萨尔》分部之《姜岭之战》片断。目前,他已能说唱40部《格萨尔》分部。

强俄巴·次仁央宗说,在众多格萨尔研究专家的领导下,斯达多吉已成为西藏、全国乃至世界最年轻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也是第一位进入高级学府吸收教导的《格萨尔》说唱艺人。

“斯达多吉的创造和成长,标记着我国《格萨尔》研究由抢救性掩护进入造就性传承的新阶段。”强俄巴·次仁央宗说。

作者:北京速记公司


现在致电 010-63797486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