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毅:人工智能创业北京速记不能只看趋势 抓到痛点再

日期:2016-09-28 / 人气: / 来源:网络整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吸收了记者的专访,在专访中,李德毅院士对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技巧热门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本文根据专访内容收拾而成。

记者:今年浦江创新论坛的主题是“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您认为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这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两个轮子如何一起转?

李德毅:我的实际工作告诉我,现在急切需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我目前重要的工作是智能驾驶研发,社会上有人把它叫做主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就是用创新的措施实现车的智能驾驶,把驾驶中持久、枯燥的工作交给机器来做,我们叫机驾,或者叫机器驾驶。人可干涉,而不需要人整天踩在刹车,手放在方向盘上。科技工作者是从技巧角度上创新,例如我提出一个新的事情,叫做“驾驶脑”,可以把驾驶员的驾驶程度、经验默化在一个机器里面。这个“驾驶脑”就成为机器驾驶的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它不同于雷达、摄像头,但是它能把驾驶员的工作代替。

李德毅:人工智能创业不能只看趋势 抓到痛点再下海

在我自己的实践运动中,科技创新要想成功,就必定要有体制创新的陪伴。例如我现在想找个处所做实验,我就需要得到允许,或者我想知道具体的车流,谁在干扰我的车,我急切地盼望政府部门、交通管理部门能够在体制上给智能驾驶科学研究创造环境。所以看到上海的嘉定城成为全国的第一个智能驾驶示范区,看到各方都在努力,我很高兴。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两个“轮子”必须一起滚起来,否则我们在原地不动,就会落后于世界潮流。

记者:中国目前是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要实现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最要害要解决什么问题?

李德毅:大家都说科学技巧是第一生产力,把第一生产力释放出来就必需要有环境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体制创新是确保科技创新必要的基础条件。我感到我们政府还是很努力的,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多次提到要器重人工智能与体制创新。今年的G20会议,这就是一个生动的体现。

智能服务机器人将成为下一步浪潮

记者:目前我们处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更的机会期,您感到我们在哪些技巧领域的创新最容易取得突破,实现弯道超车?

李德毅:大家都知道IT技巧很火,前几年重要表现为互联网、云盘算、大数据、物联网。这几年,它们又推动了一个新的技巧,叫做人工智能。我的观点是云盘算、大数据成绩了人工智能。现在大家都在做机器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新的趋势

记者:您多次提到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经过60年的发展,现在迎来了第三次浪潮,您感到中国目前的人工智能在世界领域内处于什么样的程度?

李德毅:举个例子,最近我们开了个人工智能高端产业的论坛。在这个会议上,我和一个主持机器人共同主持了揭幕式。就是说会议主持人这样一个岗位,目前有可能被一个主持机器人替代。这个主持人能随时答复你的问题,还能有表现喜怒哀乐的丰富表情。在这个会议上,还有另外一个机器人,一直在屏幕上做速写,我们叫做速记机器人。速记是一个沉重的劳动,而我们用的速记机器现在的打字速度、打字的质量超过了一般的速记员。这个产品是科大迅飞做的,录音整理,全部会议期间从头到尾都用速记机器人,速录公司,所听即所见。这样的一个机器人产业高端论坛,就已经有两个活生生的机器人陪伴着我们,一个叫做论坛主持机器人,一个叫做速记机器人。

这两个机器人都是中国自己研发的,但还不能说中国目前已经处于人工智能的领先地位。因为服务机器人一大块产业,好比3D打印、无人机等,里面还是很多业务,因为大家都看好了服务机器人下一步的浪潮。

未来社会并不存在人类跟机器人的对峙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主持机器人、速记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以后越来越普及,会不会产生一个问题,比如说机器人代替了人工,导致大批的失业?另外一方面机器智能有可能超出人的智能,导致一些不可控的成果。人类会不会被技巧反咬一口?

李德毅:

社会上有很多人表现这样的担心。很多科学家也曾经用弱智能、强智能来简略地答复这样的问题,我个人感到这些担心还是有必定道理的。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有一点敬畏之心,在盘算能力与速记能力上,机器超过一个或者几个人的盘算智能,已经是被大家认可的。所以随着机器人的增长,很多有必定智力的,简略重复的劳动力被机器人所替代,是不可拦阻的。特别重要的是,你造就一个速记员要好几个月,甚至于好几年,人的生物进化、自然进化的速度很慢,但是如果把我们的速记机器人拷贝一下,复制出去,它进化的速度很快。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对人工智能要有一点敬畏之心,不要简略认为它是弱智能、我们是强智能,一言化之。

作者:北京速记公司


现在致电 010-63797486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