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手艺人录音整理传承着老北京文化
日期:2016-08-10 / 人气: / 来源:网络整理
逢年过节,走街串巷,看民间手工艺人们表演“绝活儿”,是不少人的儿时记忆。
不起眼的各式材料,在制作者灵活的手中仿佛拥有生命,承载了美好的期待,更传承了老北京文化。
让小编为您揭秘,这些老北京手艺背后的故事。
与猴没关系的“毛猴”
老北京的传统手工艺“毛猴”,样子像猴、名中有猴,实际上与猴无半点关系。
“毛猴”周身均为中药材
“头部”与“四肢”
来自蝉蜕
布满绒毛的“身材”
来自玉兰花花骨朵辛夷
黏合各部分的胶状物
来自白芨磨粉熬成的糊
毛猴的历史相传可追溯至道光年间,宣武门外一家药铺小伙计,一日挨了账房先生的骂。烦闷中他摆弄着药材,三两下粘出一个似人似猴的“账房先生”。大家看了都会心一笑,小伙计的坏情绪随之烟消云散。后来,毛猴的做法流传到社会上,并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
在崔玉兰家中
毛猴制作是一项祖传技艺
“最早只有男孩可以学,每次我过去看父亲都把我赶走。”每当父亲不在,她就默默做些毛猴摆在桌上。终于,父亲被女儿的执着所打动。
18岁那年
崔玉兰与郭福田
在工作单位相识
两人因毛猴结缘
走在了一起
退休后,夫妻二人筹建“郭氏毛猴家庭艺术馆”。
毛猴的做法看似简略,实际上从选料、处理到设计,讲究不少。而在崔玉兰看来,毛猴精华还得说是道具与场景的设计。
道具精巧 毛猴售卖糖葫芦,道具惟妙惟肖。
场景生动 毛猴置于场景中,仿佛下一秒就会动起来。
创意新鲜 她为二胎政策设计了怀抱两只小毛猴的一家,起名“喜迎二胎”。
北京制作毛猴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会议速记,当有顾客登门,面对他们的好奇,录音整理,老两口知无不言、极有耐心。
不买没关系,愿意看就高兴。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肩挑扁担,手持铜锣,走街串巷吆喝着吹糖人曾经是老北京胡同里熟悉的画面,甜甜的麦芽糖香留存在许多人儿时的记忆中。
作者:北京速记公司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以及六个分论坛:普惠金融与创新09-28
- 用法式文化中最求极致精神录音整09-27
- 有66个大二速录公司学生在学09-23
- 在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政治法律09-23
- 所以结构优化是我们要录音整理提09-23
- 地里的迎庆桃眼现场速记看着就要09-21
相关内容 Related
- 其实围绕智能家居北京速记跟机器09-29
- 吴江警方官方微现场速记信粉丝上09-29
- 郑州日产郭振甫北京速记公司2015两09-29
- 学生量忽略不计;北京速记速读速09-29
- 2015中国国际厨卫展现场速记 博世家09-29
- 潼关县、澄城县创现场速记建省级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