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一面录音整理是悬崖
日期:2016-09-05 / 人气: / 来源:网络整理
翻山越岭
访问传承人
采录口述史
羌族历史长久,其语言、服饰、民居建筑、风气习惯、礼仪节庆等无一例外地体现出浓重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处所特点。汶川特大地震中,羌族文化遭到严重损坏,为掩护羌族文化,文化部正式设立了国家羌族文化生态掩护实验区,我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及平武乡镇被划入掩护区内。
实验区内部分非遗传承人大多年纪已高,随时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为记载、收拾鲜活的口述材料,今年5月以来,市非遗掩护中心组织专家及工作人员专赴北川、平武采录、收集羌族文化生态实验区非遗口述史。经收拾后将于年内结集出版。日前,会议速记,记者访问了工作组,见证了他们艰辛的采录工作。
巨石下惊险逃生
唐方军是市非遗中心创编中心工作组组长,非遗评审专家唐平以及四川文化艺术院的学生叶明、袁琪冉等为重要成员。他们方案采录实验区领域内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及有代表性的市县级非遗传承人30名左右,重要以田野调查为主,以录音、摄影等方法忠诚记载传承人的技艺特点、发展脉络和现状,传承情况、生存状态以及传承环境等,力求形成一套完整、系统、原生态的口述史。
在北川,非遗传承人多住在关内青片、禹里一带山区,行程中山路弯曲,会议速记,加上5月至8月正是暴雨季节,道路塌方、泥石流等时有产生。
5月19日,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工作组一行来到了北川青片西窝羌寨。两天采录完成后,他们车出山寨不久,突然暴雨如注,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一段仅能过一辆小车的陡坡上,路上堆满了因暴雨落下的石头,路的一面是悬崖,另一面是湍急的河流。唐平咬紧牙关把车开过去,却听到身后一声巨响,大家回头一看,一块滚落的巨石与车子擦肩而过。当天回绵之路,一直艰险重重。而经常深入非遗集散地的组长唐方军因为对路线较为熟悉、成了路线“总指挥”,带领大家顺利绕过危险地带,平安回绵。
7月中旬,会议速记,工作组工作重心转往平武。7月20日,在从平武县城往虎牙藏族乡采录斗牦牛传承人的路上,一段陡峭的弯路上有不少碎石。上坡时,他们的车轮胎突然打滑,差点与两辆拖沙石的货车相撞,大家吓出了一身冷汗……在采录口述史的路上,类似的惊险情况时有产生,但工作组成员却以非凡的毅力克服各种艰苦艰险,精彩地完成采录工作。
采录过程充满艰辛
在采录中,除道路、环境艰苦外,不少传承人在讲述时言语中夹杂民族语言和方言,给工作组带来不小的的寻衅。
在北川,一位传承人因受伤致疾,说话口齿不清,口诀唱词含混,土生土长的唐方军、唐平听起来都相当吃力,而甘肃人袁琪冉完整听不懂,因此,许多话需要录数次才放心。还有一些传承人因年纪已高,常常答非所问,工作组成员只能换着方法提问,领导传承人说出需要的口述史……
收拾原始材料的叶明、袁琪冉是学生,他们只能抽出时间去北川、平武采录,白天要上课,收拾工作只能放在周末或者晚上。而根据请求,口述史采录回来的材料必须用传承人的原始语言,全面系统地表达。因此,在收拾第一手材料时,只能原汁原味地收拾记载。所以,一般来说,每个传承人的材料收拾出来都多达两万字,一些题外话较多的,则可能多达3-6万字。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他们不敢拖延,常常是刚刚上完课,便回到寝室戴上耳机,听录音,收拾材料,加班到凌晨2-3点,甚至通宵达旦。袁琪冉本来对四川方言听起来就够吃力,要听懂夹杂着民族语言的川话更是难上加难,一些录音片断往往要听好几次,甚至十来次,遇到民族语言,她只能缠着北川的同学帮忙“翻译”……
熬夜是经常的事
唐平不仅是非遗评审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古文字方面也成就颇深。此次采录工作,他负责从技巧层面分析、辨别、把关口述史是否全面真实,并对民族语言、四川土话用书面语言进行注解,对重复的予以删减。为了完成这一工作,他经常熬夜。
在采录中,有传承人所说的qia(音恰)过去,普通话(迈)过去。而这个字的写法,却让人头疼,经过数小时查找,虽然找到了,却打不出来。最后他们只能将这个字做出来。
作者:北京速记公司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以及六个分论坛:普惠金融与创新09-28
- 用法式文化中最求极致精神录音整09-27
- 有66个大二速录公司学生在学09-23
- 在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政治法律09-23
- 所以结构优化是我们要录音整理提09-23
- 地里的迎庆桃眼现场速记看着就要09-21
相关内容 Related
- 其实围绕智能家居北京速记跟机器09-29
- 吴江警方官方微现场速记信粉丝上09-29
- 郑州日产郭振甫北京速记公司2015两09-29
- 学生量忽略不计;北京速记速读速09-29
- 2015中国国际厨卫展现场速记 博世家09-29
- 潼关县、澄城县创现场速记建省级09-29